以《实践论》、《矛盾论》为代表的毛泽东哲学思想,是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锐利武器,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、实事求是、与时俱进、求真务实,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,走自己的路,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,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二次飞跃,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,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,我们认真学习毛泽东哲学思想,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头脑、指导实践,推动工作具有十分重要作用。 为了扫除教条主义,在《矛盾论》中,毛泽东从两种宇宙观、矛盾的普遍性、矛盾的特殊性,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、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,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,系统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,为我们认识和解决复杂矛盾,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。 现就学习毛泽东《矛盾论》中内因和外因的辩证法谈点粗浅认识。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,自然界的变化,主要地由于自然界内部矛盾的发展。社会的变化、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,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、阶级之间的矛盾、新旧之间的矛盾。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,推动了社会的前进,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。唯物辩证法强调内因的根本性作用,把事物的发展看成是由其内部引起的必然的自己运动的过程。但它不否定,排除外部原因的作用,而是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在内因和外因双重作用下发展变化的,但“外内是变化的条件,内因是变化的根据,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。”毛泽东举例说,鸡蛋因得到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了鸡子,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,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。 一件事情的成败,一个人的顺逆得失,总是内因在起主要作用。注重内因分析,才能发现问题的症结,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毛泽东在《矛盾论》中论述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法,特别强调内因、内部矛盾,这就是我们学习辩证法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观念。比如:我们有的同志,特别是在当前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环境,面对诸多矛盾困难和挑战的时候,总是强调外部客观原因多,总是把挫折和完不成任务归结为客观原因和外部条件。很显然我们将要面对的高铁时代到来对我们道路运输业致命的冲击。但如果我们只看到一面没有看到另一面,只看到挑战,看不到机遇。不会应用辩证法的思维。面对困难和挑战,化危为机的话那我们将被淘汰出局,这不是危言耸听,市场经济的规律就是优胜劣汰。因此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、学习辩证法就是要通过学习,学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大政方针政策,学习怎样以市场为导向,以变应变,树立起超前意识、危机意识,团结大家一起,群策群力,调动大家的积极性,攻坚克难,使我们自己立于不败之地。 |